返回
列表
四川的挖掘機火了!9月6日,一段“9·5”瀘定地震中,交通搶險人員在絕壁上打通“生命通道”的視頻引爆網(wǎng)絡,在四川日報抖音上超50萬人點贊。
9月7日,川觀新聞記者找到兩位機械操作手,這是兩位“90后”的年輕人。在震中,挺上滿是塌方體的絕壁,那一刻,他們在想什么?
挖掘機手王令:還開過更窄的路
公路搶險,挖掘機是走在最前面的;在絕壁搶通的幾臺挖掘機中,王令是走在最前面的那個。都說交通是“開路先鋒”,他就是“先鋒”中的先鋒。
今年剛滿30歲的王令,已是蜀道集團四川路橋的一名“老機手”。9月5日,瀘定地震發(fā)生后,位于康定的康新公路項目部接到緊急任務,調(diào)精兵強將趕往震中支援,王令是第一時間被抽調(diào)的。
大型機械走得慢,當天晚上11點,挖掘機才運抵磨西。在車上呆了一晚后,第二天一大早,就進入現(xiàn)場準備搶險。
左邊是100多米的懸崖,右邊是10多米高的垮方,覆在面上的山石,還有流沙在滾。王令深吸一口氣,操作著機械手快速挖開一個缺口,沿著坡道駛上塌方體。
“前面只有垮下來的石頭,隨著余震,還不斷有石塊滑下來。”他說,那種情景,以前從沒遇到過,但只要腳下的操作承臺不松,施工就安全。
盡量靠近山體,機械手要挖后面的石塊時,都從外側(cè)轉(zhuǎn)動……狹窄作業(yè)平臺上,王令操作的挖掘機,進度迅疾。
王令還開過更窄的路,3米寬的鄉(xiāng)道,剛剛夠把挖掘機擺下。多年磨煉下來,技術是突飛猛漲。他說,挖掘機師傅都是探路者,每次走在最前面,要說不怕不可能,但只要有底氣,恐懼感就會少很多。這“底氣”,就是高超的技藝。
裝載機手唐鑫:搶通施工“蹺蹺板”
娃娃臉的唐鑫,雖然才25歲,但已開裝載機7、8年了。在絕壁搶通中,他在王令的后面,將挖掘機身后的山體不斷鏟起,扔到一邊。
山石又大又重,輕易鏟不起來,好多次,裝載機后面的兩個輪子都翹起來了?!笆俏也僮鞯摹!碧砌涡χf,就好像蹺蹺板一樣,這樣可以利用裝載機的自重,把前面鏟斗里的重物翹起來,再進行棄土作業(yè)。
唐鑫開的裝載機,輪胎有1人多高,前面兩個輪胎上,裹上了一層厚厚的鐵鏈子?!拔以陧椖可鲜窃谒淼朗┕さ?。”唐鑫說,隧道建設難,尖石多,裹上鏈子可以保護輪胎。
裝載機和挖掘機是搭檔。地震那天,唐鑫和王令一起接令,趕赴震中搶險?!斑M入震中,看到很多地方都垮了,心里很不是滋味?!闭f到這,唐鑫的聲音變低沉了。
絕壁的搶通還在進行,心愿是什么?唐鑫想了想說,聽說垮塌的山體下,可能有車和失聯(lián)者,“我希望不會有車被挖出來,希望他們不在這里,希望都平安。”